





發酵床養鴨
大家可能聽說過這種發酵床模式,但是為常見的可能就是發酵床養豬,其實這種模式只是利用生物科學技術去進行養殖。把鴨子的糞便分解成為一些有益的微生物,然后再供它們食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發酵過程,利用菌群生長繁殖完成尿糞的降解。
這種模式是一種型的養殖模式,它是我國現有的比較環保,安全,新型的一種養殖項目。小編認為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養鴨的局限性,在飼養的過程中大大地節省了人力成本,把科學技術運用于農業之中。

肉用型雛鴨與蛋用型雛鴨的基本要素差不多,主要區別在于:一是育雛溫度比蛋用雛鴨高;二是飼料的營養水平要求也比蛋鴨高。育雛的條件
?。?)溫度
雛鴨在前3周,因絨毛未豐,體溫調節機能不全,所以開始育雛時,溫度應保持在30~32℃。根據季節可略有變化,冬季宜提高1℃,夏季降低1~2℃,48小時以后,每周下降3~5℃,直至室外溫。
?。?)通風
育雛室只有保持空氣新鮮,才能保證雛鴨的正常新陳代謝和健康生長。
隨著雛鴨日齡的增加,其排泄量也會增加,這些排泄物和禽舍內的有害氣體將直接造成環境和空氣污染,而影響雛鴨的生長發育。因此,在育雛期應堅持通風換氣。在冬季可以先將育雛室內溫度提高1~2℃后,再打開門窗,以保證室溫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