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鴨的飼養管理在初3-4天全天24小時光照。一方面,保證雛鴨能充分的進行飲水和采食;充足的光照有助于鈣、磷的吸收,維持骨骼的正常發育,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能起到殺菌的作用。為防止腸道病的發生,可在雛鴨飲水或飼料中加入西力欣、福星或奧服欣,并注意攪拌均勻。在飼養前,應注意對鴨舍及用具進行消毒,一般用20%石灰水或3%的來蘇爾兒,以后每周定期消毒一次。雛鴨2-4日齡時,應及時注射鴨。20日齡左右注射鴨苗,預防疫病的發生。在運輸鴨苗時,夏季應避開高溫高熱天氣,以減少鴨苗的損傷。





肉用型雛鴨的培育方式主要有地面育雛和網上育雛及塑料大棚育雛等三種。
?。?)地面育雛
這是使用得久、普遍的一種方式,雛鴨直接放在育雛舍的地面上,地面上鋪墊清潔干燥的稻草(需切短)或木屑,雛齡越小墊草越厚(初生雛次墊料厚6~8cm),使雛鴨熟睡時不受涼,且有保溫作用,但在飲水和采食區不墊料。這種育雛方式,設備簡單,投資省,積肥好,不論條件好壞,均可采用。
?。?)網上育雛
網上育雛的特點是:環境衛生條件好,雛鴨不與糞便接觸,疾病的機會少;其次是不用墊料,節約勞力;其三是,溫度比地面稍高,容易滿足雛鴨對溫度的要求,可節約燃料,而且成活率較高。缺點是一次性投資比較大。
?。?)塑料大棚育雛
它是結合應用塑料大棚飼養肉鴨而采取的育雛方式,其具體方法是在大棚內用塑料薄膜簾子隔出一部分空間用來育雛,優點是容易保溫,不需設專門設軒育雛室,投資少,成本低,易于管理,成活率高。
除上述三種方式外,還有將地面育雛與網上育雛結合起來,稱為混合式。其做法是將育雛舍地面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高出地面或將地面挖深的網床;另一部分是鋪墊料的地面。這兩部分之間水泥波面連接。飲水器放在網上,可使鴨舍內墊草保持干燥。

進苗前-5-0準備工作
棚舍內外要清掃沖洗(高壓)干凈后進行消毒,地面可用2-4%的火堿溶液消毒;網床、棚頂、塑料布和養殖設備可用聚維酮碘、季銨鹽類等消毒液消毒。
一般在接苗前8-10個小時進行預溫,檢驗棚舍的升溫效果
常用的消毒程序是:畜禽糞清除→畜禽舍清掃→高壓水沖洗→干燥→消毒液噴房頂、墻壁→堿液噴灑地面→干燥→三氯異尿酸鈉→密閉24小時→通風→進苗

上一條:供應鵝苗報價詢問報價
下一條:沒有了